DMatters 2017 6月號


設計共融及健全的香港

設計「智」識周2017剛剛結束,期間帶出很多在共融設計概念上具創意的例子,涵蓋公共及私營等不同領域。正如主席嚴志明教授所言:「為市民的福祉而設計,絕不能以金錢來衡量和受福利政策所窒礙。」

有與會者問:好設計能改善生活,這點我明白,但好設計有甚麼條件?設計能決定問題所在、排解疑難並造成影響,我該從哪開始?

社會順着科技走,但如何確保設計以人為本,保持關聯和改善生活?在「生活」論壇上,講者簡述各自例子:

「人生最壞的消息來自醫院,如何為醫院構建較佳的回憶?」首爾Human
 Understanding Design Center的Hansol Paeng從這提問引伸到對醫院用戶產生同理心。Make-a-thon計劃邀請市民表達對醫療的想法及醫護中心的運作改善,不但花上充足時間了解這些建議,並落實執行。防打鼾枕頭就是其中一個闡述例子。

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健康設計學院的Stacey Chang及其團隊留意到首府奧斯汀有一社區,受着種族、教育水平、職業等而所導致的整體經濟分隔;他們採用視像呈現數據,繪出社區的情感分佈,並構建溝通平台讓居民直接發聲,提出社區與保健的理想模式。

長屋設計視「居家安老」為大任,他們不希望為人子女把年長父母送到安老院,故推動改裝家居設備。巫永充表示此計劃的目的為減低兩代的生活磨擦,營造和諧家居。


在大數據年代,我們如何使科技用得其所?就這方面,兩位「連繫」論壇的講者闡述如下:

麥拿倫應用技術公司Dan Toon:「醫療保健發展需要科技來作出正確的提問。抓緊企業初衷,我們應定錨於設計(而非科技)。」

皇家藝術學院海倫 • 哈姆林設計中心Chris McGinley:「設計能釐定問題所在,以使我們能回答正確的問題。然後我們要造與市民和社群相關的設計,因為人們忽視忽視人的設計。」


共融設計的真諦並不是去滿足一張通用設計的條件清單,用戶體驗乃重要一環。在「流動」論壇上,講者接二連三說着共融設計並不單單是由A點移動到B點,而是一種享受。

IDEO的Jonah Houston:「未來的交通絕不在乎汽車是否名貴優雅,而是共享移動。活動自由是釋放人性之基本,移動服務就能只看性價比,箇中體驗才是王道。」

港鐵的Andrew Mead:「顏色是建築與定向的關鍵。從一目了然的車站顏色識別系統到最新的車廂設計,港鐵在過去四十年一直改善共融設計和用戶友善程度。」

皇家藝術學院海倫 • 哈姆林設計中心Rama Gheerawo:「無人駕駛交通工具可能猶如咖啡店般更慢活更舒適,有何不可?只要乘客能擁有一趟舒暢的旅程,便會寧願在車上待久一點。」


設計「智」識周的論壇臚列林林總總個案與觀點,令觀眾嘆為觀止,卻或多或少對未來產生躊躇;但透過富同理心的觀察、了解和以人為本的想法,答案油然而生。講者也提出我們應為自己的健康、生活、未來負責任:


挪威保守黨的Astrid Nøklebye Heiberg:「我們需要更多勞動人口延長工作年期。對於我們想做的,我們要有選擇,例如讓長者懂得和掌握科技。我們要從改變心態和行為開始。」

Citymapper的Rob Boynes:「市民是聰明的,聰明的市民會提供更好的數據然後造就更聰明城市。」

藝術中心設計學院MDP+FIELD的Sean Donahue:「設計是體現民主的方法。設計使人謙遜,從別人角度考量、耹聽,並以設計化解疑難。」

迎接現在的挑戰,構建未來,我們需要更多創意領袖身體力行——以人為先、以人為本,接納新思維以開拓共融設計的疆土。皇家藝術學院海倫 • 哈姆林設計中心Rama Gheerawo再次提醒:「創意領袖擁有三個特質——同理心、明確、創意。」由同理的角度用心聆聽用戶,用明確的心境看出機遇並用以人為本的創意思維解決問題。

行政總裁利德裕博士強調共融設計為人而設、與人同行,市民、用戶的需要和福祉遠遠重要過官僚或行政框架;共融設計與共同創造能為全球城市面臨的最大挑戰提供嶄新思維、才能、機遇和方案。

公眾可透過在會議
現場速畫記錄之圖形錄音(Graphic Recording) 重溫設計「智」識周2017講者深入淺出之精彩內容。

香港設計中心期望透過設計啟迪思維、激發改善城市、經濟、民生的方案,我們更期待在12月4-9日舉行的智識營商周2017與您再見。

按此 瀏覽 DMatters 6月號  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