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tters 2018 2月号
利用创意思维為城市施针解痛
城市的基础建设甚少成為城中热话,但去年米兰设计週的Confluence 20+ 中,本地跨介艺术家兼设计师伍韶劲《Poetic Tram Ride》,其最新作品《大禹之后》再次震撼观眾,登上多个媒体的头条。大坑东蓄洪池在过去曾经夺得多个设计奖项,《大禹之后》带领观眾走进这个都市排洪的大型基建,透过装置及声音导航展示关於水的故事。
大坑东蓄洪计划的设计,目的防止旺角一带因大量雨水从狮子山向南涌下而发生水浸,位於大坑东游乐场底下的蓄洪池体积达40个奥运标準游泳池。凡经歷过香港严重颱风、洪水或有留意国际新闻的,都知道洪水所带来的健康和安全风险,当中包括山泥倾泻及传染病的散播。这个位於九龙中心点的基础建设,已為当区服务十餘年,证明城市规划应该是為市民的性命及生活作前瞻性的规划。
伍韶劲的作品带来首个具诗意的蓄洪池游歷,亦开啟了欣赏城市设计的崭新方向,他向DMatters表示:「杰米·勒纳 (Jaime Lerner) 提出的城市针灸术(urban acupuncture)是迈向适宜居城市 (liveable city)的方法之一。」对他来说,或许蓄洪计划是一个已经被治癒的「痛点」。如果我们视城市為生命个体,大可以针对个别部分以设计思维施针,带动她的能量流动。香港设计中心掌握了城市的脉搏,以「设计.城市.宜居性」為主题,正在筹划今年的设计「智」识周(KODW),而工作坊将以不同群体為目标对象,包括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医疗和社会工作者、企业家以及公共部门等。
城市设计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优良设计也是一门讲求创意和解决问题的认真事业。2018首季,香港设计中心将分别带领两队香港新进年轻设计人才参加曼谷和墨尔本设计週。透过引进香港的优良设计到海外,设计人才既有机会了解香港以外的创意產业,也可扩大他们的视野以助本地发展。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於数週前公布,政府计划重新带动设计生态,以及在深水埗发展设计及时装基地,除了重视对设计的价值外,同时亦策略性地创造城市氛围、经济及社会福祉。这个项目全面而且具可持续性,我们期望更多类似计划散佈到其他地区以凝聚能量及创意,创造一个属於宜居城市的氛围!
按此瀏览 DMatters 2月号 完整内容。